发布时间:2023-09-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564
三、“统筹兼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选择
探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意在深化对具有关联属性的专业群结构要素的认识,同时也为提出专业群组建思路奠定基础。“统筹兼顾”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统筹”是要把研究对象看成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的各部分,按照各自的功能和特点统一安排和部署;“兼顾”要能够关照各组成要素的利益诉求,能够达到“各得其所”,进而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统筹兼顾”旨在平衡各方利益,协调彼此关系,实现效益最大化。以下将运用“统筹兼顾”的思维方式,从方法取向、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究竟该“如何组建”,即如何使专业群的结构要素建立关联。
(一)方法取向统筹兼顾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根据专业群的关联属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不应该脱离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以及自身具备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群组建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表现在以服务区域产业为目标,通过判断某个产业链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与该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群体系。首先,研究产业结构发展态势,弄清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明确行业发展重点,预测未来发展走向,以此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进而根据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对接产业、确定行业。其次,重点分析和寻获专业群将对接产业链中哪一个环节,以此作为规划专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形成有效对接,凝练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
二是围绕岗位群构建专业群。首先应考虑企业岗位的设置背景,尽可能多地覆盖行业岗位群内的职业岗位,以满足企业岗位群的需要,提升学生实际就业岗位与专业群岗位的吻合度,为企业提供立体的、全面的人才供给。
三是围绕共同基础构建专业群。表现为具有相互独立并且又相互关联关系的专业,通过共建共享彼此的教学资源,构成一种相互协同且又彼此竞争的氛围,以激活专业改革的原动力,形成专业群可持续发展的集聚力。具有共同基础组建的专业群,通常具有共同的学科或者共同的技术基础,群内各专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享关系。
(二)结构要素统筹兼顾
高职院校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结构中的子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并不是由互不关联的要素简单堆积而成,而是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教材等人才培养所需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结构,呈现稳定状态。
一是重构教学内容。由于专业群内的专业基于相同的工程对象、相近的技术领域和专业学科基础组合而成,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设置具有共同理论、技能和设置基础的专业课程内容,以及各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共性和特征要求内容,突出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素质。[10]同时,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方式方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11]
二是改革教学方式。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岗位所需基本职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就业意向以及未来职业规划“自主”开展学习,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推动学习新范式构建。
三是创新教学载体。职业教育教材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目标定位应跟随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转型升级。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充分分析,搭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在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同时,还要适应全面推进“双高计划”、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和1+X 证书制度试点的工作需要。
(三)运行机制统筹兼顾
作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保障,适应专业群建设的运行机制需要具备如下功能。
一是遵从群内外发展规律。就外部而言,组建专业群能够较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区域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就内部而言,组建专业群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资源的集聚整合效益等;就本质而言,组建专业群能够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还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自身良性健康发展能力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是依托群内专业相互关联。专业群内的各个专业均具有较强关联性,在外部表现为具有共同的行业或职业基础依存关系,在内部表现在拥有一定的学科基础或内在逻辑关系。但是,群内的各个专业并不具有等同的地位和功能,而是存在一定的核心及辐射关系,以牵头专业为支撑,带动群内其他相关专业,构成集群优势,进而通过集成创新最终实现集成效益。
三是实现群内资源合理配置。专业群建设是一个不断整合优化资源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基于专业特色和办学底蕴,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使得课程体系与教材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师资队伍等群内资源效益更加优化,专业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能力更加凸显。
专业群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对学校的管理和组织架构、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具体过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冲击。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操作层面探索实践,在认识层面提炼总结,以创新性的理论指导实践,以探索性的实践助推理论的提升,进而持续推进专业群建设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助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